『每一個不同的我,都是我』
自從閱讀周慕姿老師的《關係黑洞》之後,陸續知道很多的心理諮商師。
其中讓我很尊敬的一位就是許皓宜老師,之前看過老師的一些直播,當時就覺得老師平宜近人,擅於說故事,也不吝於告訴聽眾或觀眾自身的經驗,原來老師平常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心情也會低落、也會生氣難過,不用特別去擔心在不同時刻性格顯得不一樣的自己,因為那都是我們的一部分。
在看過許老師分享過的幾篇文章、幾次廣播與幾次直播後,決定購入《情緒陰影》這本書,看完之後,以前很多對自己的不理解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首先,在看書之前,可以先透過許老師設計的56個題目檢測自己的情緒陰影面積,掃一下封面的QR code,即可線上檢測。例如我的檢測結果如下-陰影呈瘦高型,其中行動陰影又高於欲望陰影,屬於陰影外顯型。先大概知道自己的陰影面積之後再來閱讀書籍,會比較瞭解書中的內容與自己的情緒陰影面。
★我的閱讀方式★
像我自己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例如每一個探討的情感原型我會先瀏覽過一次。
再來每一個原型人物文章結尾段落,許老師都會問上一句:面對『XX』的原型陰影,可以怎麼做?這時我就會根據老師提到的情境,記錄自己曾經發生過的經驗,但也有一些真的不知怎麼下筆,例如情感潛在原型當中的公主原型,是要試著找出自己身上的「非主流」性質,對我來說這個是有困難度的,但是當我現在正在寫這篇讀後感的這個時刻,我覺得稍後我就能寫出我自己身上的「非主流」性質並加以思考這些特質了,到現在我也才寫完第一個原型的練習,這本書真的很值得花上很多時間與之互動。
★行動陰影★
書中提到不同的陰影,其中我的測驗結果顯示行動陰影的分數較高,說明小時候的某些性格特質,易於產生令自己困擾的衝動,事實證明也真是如此。
像我國小的時候脾氣難以克制,也很自私,很多事都為自己著想,到了國中個性180度大轉變,脾氣變得溫和(應該吧XD),可是在某個狀態之下,一旦生氣就會止不住的瘋狂大吼大叫、發抖、哭泣,自從有了幾次這樣的經驗之後,我再也不敢生氣了,因為我知道我無法克制自己的情緒,直到現在。
後來想了想,可能也是知道某些人在某些狀況下所引發讓你有不開心的感覺也是他們產生的『保護機制』,千萬不要往心裡去,不是有句話說『認真,就輸了』(笑)
不容否認的是孩童時的經驗確實影響我很多很多,雖然大多時候我還是會以逃避居多,但或許透過這些每一個段落的書寫練習,可以從容面對自己的內在小孩。
很喜歡許老師提到的一個觀念:『每一個不同的我,都是我』所以也不用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小時候我是怎麼樣,可是長大後會差這麼多,就因為有這麼多不同的我,才能有機會變成更完整的人。
這篇文章除了是讀後感之外,也想以個人粗淺的知識跟文筆,以及不是專業心理學者的角度,分享如何閱讀這本書,進而探索自己,喜歡每一個我所認識跟不認識的每個自己,如果也能小小幫助到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那就是我最開心的一件事了=)
《情緒陰影》哪裡買
☆金石堂網路書店☆
☆讀冊☆
許老師的臉書粉專:許皓宜.心理學與生活